close

如果說演藝人員能對社會有什麼貢獻,看看阿米爾‧罕就知道。

undefined

 

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(Dangal,2016)由真人真事改編,描述因生活而放棄角力夢想的瑪哈維亞,訓練自己的兩位女兒成為角力選手,以為印度奪得角力金牌為目標而奮鬥的故事。乍看之下是個稀鬆平常的劇情,但要注意的是,他是印度電影,那個性別歧視嚴重到舉世皆知的印度。

 

片中兩位女兒原先都十分抗拒角力訓練,直到她們參加了一位朋友的婚禮:連丈夫都還沒見過就要被嫁過去的十四歲女孩。女孩告訴她們,她好羨慕。羨慕她們的父親視她們為自己的孩子,羨慕他給了她們洗衣煮飯外的另一種選擇,羨慕他不是時間一到就急著將她們嫁掉,羨慕她們有機會選擇自己的未來。這樣的對白,如果出現在美國電影、日本電影或臺灣電影,肯定惹來矯情、歧視、矮化等批評,但正因為他是印度電影,這場戲顯得如此真切又卑微。女孩的訴求在我們看來是如此稀鬆平常:把女兒當作自己的孩子,不是本該如此嗎?在印度不是。

 

如同電影片尾所說,瑪哈維亞乃至於女兒吉塔的成功,鼓舞了印度無數年輕女孩的夢想,她們正為掌握自己的未來奮鬥。我相信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一定也喚醒了許許多多印度女孩的夢。電影拍得非常好,有著朗朗上口的歌曲,歡笑與淚水交織出一部難以忘懷的好電影。但我不想討論電影的內容,畢竟多說無益,直接進電影院親眼看看吧。我想聊的,是阿米爾‧罕,這部電影的主角與推手。

 

undefined

 

我不是要談論那個在五個月內練回渾身肌肉的阿米爾‧罕,雖然那確實很驚人。我要說的,是被稱作「印度的良心」的阿米爾‧罕。

 

身為寶萊塢三大巨星之一,阿米爾‧罕懂得善用自身的地位、魅力與影響力,試著改變一個國家。他的電影不單純是部好看的電影,更是蘊含教育與省思的電影。在《心中的小星星》和《三個傻瓜》裡,他探討不同階段的教育問題;在《來自星星的傻瓜PK》,他直指印度的宗教議題;在這次的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,他挖出了潛藏在整個國家深處的性別課題。我和許多人一樣,在《三個傻瓜》裡第一次認識阿米爾‧罕,當時還是學生的我,被劇中的藍丘深深震撼,內心刮起了難以控制的風暴。短短時間內看了三次,也是我第一次二刷以上的電影──當時的我可還沒養起看電影的習慣,一年看不到五部!

 

看過《心中的小星星》和《來自星星的傻瓜PK》,再到這次的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,我對阿米爾‧罕已是幾近崇拜!作為藝人、演員或歌手,不就該以他為榜樣嗎!許多藝人在成名後,都不忘投身公益,或擔任代言人、或成立基金會、或發起運動,但像阿米爾‧罕這樣,將理念灌注在本業上的人,卻是屈指可數。作為一位巨星、一位有票房號召力與表演天賦的演員,不正該將自己的理想與理念投入在電影之中,藉由電影無遠弗屆的魅力與影響力,盡可能的傳播到每一個角落嗎?說教式的電影太無趣,那就想辦法把他辦的有吸引力阿!阿米爾‧罕就辦到了。

 

undefined

 

高中時的我,還不太愛看電影,特別是稍微文藝的電影更是碰都不碰。當時的我曾對朋友說過:「為什麼要把電影拍得這麼難懂呢?如果你有十件事情想講,拍出來卻只有20%的人欣賞,那為什麼不讓他簡單一點,只講五件事、三件事,甚至一件事,好讓80%的人都能了解你的理念?」在當時這恐怕只是我排斥文藝電影的一個藉口,但如今看來,不就和阿米爾‧罕所拍的電影不謀而合嗎?

 

要拍社會議題的電影,你可以嚴肅沉痛的控訴、可以隱晦的討論,也可以像《我和我的冠軍女兒》一樣,用淺白的方式,以極富娛樂性的糖衣包裹,讓你想說的話,能不被時間、地域、文化、種族與知識程度限制,讓遠在臺灣的我們,或近至印度鄉村的某個女孩,都能理解其中的含意,進而受到鼓舞。沒什麼人喜歡聽說教,但傾聽他人的理念,可就不一樣了。

 

我很喜歡電影,說不定將來我會踏入這個圈子,成為編劇或導演。我想,阿米爾‧罕會是我追尋的背影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