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有供需法則,所謂的英雄往往也是因需求而創造出來的。

undefined

 

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》(Billy Lynn's Long Halftime Walk, 2016)用一句話概括而論,可以說他是反戰電影。一般反戰電影除了說出戰爭的殘酷外,最常描述的就是軍人們因為戰爭而導致生理或心理上的創傷,以及難以回歸社會的狀況。本片較為接近後者,但又不全然如此。

 

B小隊在戰場上喪失了一位長官,他們卻也因此有機會回國,被當做大英雄對待,甚至是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主角。從片頭的新聞片段,我們可以輕易的想像,當時全國看到比利林恩冒死拯救負傷長官的畫面,會是多麼的情緒激昂;各大新聞台開始瘋狂輪播這段影片,除了為戰死的上士默哀,更重要的是吹捧這位奮不顧身的英雄;一段時間後,傳來B小隊將要回國的消息,「凱旋歸來」、「光榮返鄉」肯定攻占媒體頭條;採訪、邀約不斷,所有人無不積極的搶著塑造這個英雄的形象。

 

然後呢?我們看到了這群「英雄」應邀前往美式足球賽的現場,擔任中場表演的嘉賓,但卻只是被晾在觀眾席上,即便球賽都開始打了也沒人過來招呼。直到要表演前,才有導播過來說明,開口就是問他們有沒有別套衣服?時間到了就上場,站到指定的位置別動,好好當個人形立牌,當個前方賣力開唱歌手的完美背景。表演結束,就像擋在場復地點中的大型垃圾,被趕到別的地方去。而所謂的電影,不過是為了讓另一部好萊塢電影在播映前,能寫上「真人真事改編」這一句話,好多賣幾張票罷了。

 

undefined

 

就像比利林恩說的:「這件事很奇怪,有人來表揚你一生中最糟的一天。」他做為眾人口中的英雄,但並不覺得自己是個英雄。他當然不覺得,因為這個英雄只是一個廉價的頭銜,為了媒體、商人乃至於一般大眾而創造出來的,就像一座自動化的工廠,全世界每天都在生產大大小小的英雄,大部分都有他的賞味期限,甜頭嘗過了就丟了,林來瘋是如此、智利礦工是如此、數不盡的台灣之光更是如此。這些英雄就是個道具,在需要的地方上一擺就好了,當這個道具不夠用了、不好用了怎麼辦?那就再創造一個!你說這是你最糟的一天?喔,不!對嗜血的大眾來說,這正是最好的一天!

 

比利林恩在回到美國後,思緒時時刻刻都還在遠方的那個戰場,這自然是驅使他再度回去的原因之一,但他在故土上看到的這些情況,恐怕才是主因。當他發現所謂的英雄不過是個道具,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認同、不在乎,遑論尊重?這些軍人在異鄉拼死奮戰,想的是保護家人、保衛國家,但實際上看到的卻是如此光景,他又如何適應?如何回歸社會?眼前所見,完全不是他們在戰場上朝思暮想的溫馨家園,無怪乎最後眾人逃回車上時,說的是要回到戰場,回到那個安全的地方。

 

想想俯拾即是的臺灣之光,不正是因我們的需求而創造出來的嗎?

 

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》──技術篇:未來3D版與《哈比人》HFR的比較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