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做父親的常常不懂表達愛,但做兒女的又何嘗不是?

undefined

 

在看《顛父人生》(Toni Erdmann,2016)的過程中,戲院裡不斷爆出笑聲。這自然不是一部刻意塞了許多笑點橋段的喜劇片,但就是能讓人不斷笑出聲來。對我而言,我笑的最多的是「尷尬」,其中有好幾場戲尷尬到我甚至想把頭轉過去不敢看,好像這件事情正發生在我身上一樣。

 

電影裡,做爸爸的不知道怎麼關心女兒,只好一直用些很拙的方式表達;做女兒的既尷尬又不知所措,自然無法接受老爸的關心;心意被拒絕了,當爸的又再想出別種方法,如此下去,就不斷發生這些既尷尬又爆笑的場面。就像小時候,不知道為什麼,老覺得爸媽來學校是一件最丟臉的事,好像那是件俗到不行的衣服一樣,絕對絕對不能讓同學看到。即使被拒絕了,但那畢竟是自己的孩子,父母總是想方設法去融入孩子的生活,開始試著去看些小孩感興趣的東西,結果就是把神奇寶貝跟數碼寶貝搞混,把要當海賊王的魯夫跟要當火影的鳴人搞錯,或買了孩子期待已久、最新最熱門的玩具,結果卻買錯。

 

undefined

 

這種不了解而產生的隔閡,在電影中的父女即使年齡增加了三十歲也還是存在,這些尷尬無比的場面也就不斷發生。電影裡爸爸做出的每一件令人尷尬的事,都會讓我耳根發燙、臉頰發麻,好像是我遇到了這件事一樣,一切都太過真實了。也不知道是因為何我小時候的記憶產生共鳴,還是他勾出了如今還深藏在我心底的想法。

 

不知道要學著表達愛,也要看的懂他人對你展示的愛,或許很拙、很俗、很尷尬,但也試著學會接受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