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捲入戰火中的人,如何去定義誰是對的,誰是錯的?

undefined

 

《拆彈少年》(Land of mine/Under sandet,2015)講述的,是二次大戰之後,德軍在丹麥西岸留下了數百萬計的地雷,約有兩千名德軍被迫留在丹麥清除地雷,這之中多數是青少年,在拆除的過程中將近一半的人非死即傷。丹麥的卡爾士官長被分配到十二個年輕德軍,絕大多數大概都只是15、16歲的年紀,而這支部隊得清除約五萬枚的地雷才能回家。

 

或許只看這段描述,大家就能很輕易的推測出這樣的劇情:嚴苛的士官長,即便他們都還只是小孩,仍對這些幾個月前還是敵人的德軍不留情面,過程中甚至有人被炸死。但其實士官長也不全然是個壞人,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卸下心防,與這些年輕的德國人交好……。沒錯,《拆彈少年》就像過去看過的類似電影,整體劇情的走向、情節、轉折都在預期之內,沒有什麼峰迴路轉、劇烈起伏。但仰賴導演的敘事功力,依然精彩、好看,依然能在心裡留下悸動。

 

多數的二戰電影裡,德軍是加害者,被侵略方是受害者,但《拆彈少年》說的是戰爭結束後的故事,如此一來似乎德軍才變成了受害者。但其實,這些德軍之所以被迫留下來,不正是為了清除德軍所留下來的地雷嗎?就像在電影裡被塑造成黑臉的軍官艾比說的:「他們不拆,就是我們要自己拆!」對終於將德國驅逐出境的丹麥來說,讓德軍拆自己所埋的地雷再合理不過了,只不過來拆地雷的德軍比較年輕罷了。或許如果今天的主角們是二十幾歲、成年、在戰場殺敵過的德軍,這部電影就不會誕生了。在電影的開場,一名丹麥軍人將一個撤退的德國軍人打的面目全非,只因為他手上抱著丹麥國旗。那個丹麥軍人正是卡爾士官長。他和所有人一樣,痛恨德國,但他發現自己接受的掃雷部隊全是少年兵時,也不免猶豫了。不管是餓得發抖來討食物,還是身體不適請求休息,卡爾士官長都不再如此發狂。

 

卡爾士官長在電影裡很少顯露出他的情感,多數時候他就是默默的站在那,什麼話也沒說,只能擅自去揣測他的內心究竟是同情、矛盾、還是憐惜。他的形象,就好像傳統中父親的形象,不擅言詞、不易表達情感,即便為他們偷來了食物也是一聲不響的丟在地上。當有人被炸死在自己面前,依然面無表情,但轉過身後,卻是用盡全力在撫平這些受到驚嚇的少年們。其實他也有過真情流露,但都不是對這些少年,而是對軍官艾比,一次是大半夜這些德國人被羞辱時,一次是片尾卡爾發現自己被呼嚨,活下來的幾個人又被送往另一處除雷時,他的憤怒是發自內心的,甚至甘冒風險將他們送出國境。但直到最後,他仍未對少年們吐露真心,就像一位不擅言詞的嚴父。

 

undefined

 

軍官艾比的言行,確實會讓觀者想將他斃了,但他做錯了什麼嗎?對一個被侵略長達五年的人來說,又該如何去評斷他的所作所為呢?幸好卡爾也是一個故土被侵占五年的人,而他選擇了遵守承諾,讓觀眾的一股怨氣得以抒發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